首頁

【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薪火傳 久愈新

來源:邵陽新聞網(wǎng) 作者: 2014-04-25 09:58

作為歷史悠久的古城寶慶,山川秀美,人杰地靈,有史以來,就是巫儺文化、楚湘文化的發(fā)祥之地之一,多民族文化的交融和特殊的地理、民俗、氣候、水土、飲食等孕育了邵陽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藝術(shù),勤勞智慧的邵陽人民在悠久歷史發(fā)展中不斷從大自然和社會勞動、生產(chǎn)生活中吸取靈感和藝術(shù)創(chuàng)作經(jīng)驗,創(chuàng)造了許許多多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民族民間文化藝術(shù),并且薪火相傳、歷久彌新。

多年來,邵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工作,積極組織人員開展大規(guī)模的普查、收集、整理等工作,目前全市有國家級保護項目11個,省級保護項目24個,市級保護項目74個;國家級傳承人8個,省級傳承人15個,市級傳承人77人,基本構(gòu)建起了中央、省、市、縣四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體系。

 

國家級保護項目:(11項)

竹刻(寶慶竹刻)         

年畫(灘頭年畫)         

挑花(花瑤挑花)         

邵陽布袋戲               

藍印花布印染技藝         

花鼓戲(邵陽花鼓戲)     

祁劇                     

苗族“四八”姑娘節(jié)       

瑤族民歌(瑤族嗚哇山歌) 

龍舞(城步吊龍)         

絲弦(武岡絲弦)         

省級保護項目:(24項)

祁劇目連          

八峒瑤族跳鼓壇     

邵東木偶戲         

花瑤“討僚皈”     

七江炭花舞          

白倉高蹺            

洞口墨晶石雕        

洞口木雕            

武岡鹵菜制作術(shù)     

石馬江勞動號子      

孫氏正骨術(shù)         

大成拳             

邵陽羽毛畫         

苗族油茶習俗       

苗族楊家將傳說     

棕包腦             

石羊走馬燈         

巖鷹拳             

苗族插繡          

灘頭手工抄紙      

邵陽手工榨油術(shù)    

花瑤婚俗         

六月六嘗新節(jié)    

望星樓通書習俗   

 

國家級傳承人(8人)

奉雪妹        挑花(花瑤挑花)

劉永安       (邵陽布袋戲)

劉永章       (邵陽布袋戲)

戴碧生       (瑤族嗚哇山歌)

劉登雄       (祁?。?/p>

高臘梅       (灘頭年畫)

張宗凡       (寶慶竹刻)

丁志凡       (城步吊龍舞)

 

省級傳承人(15人)

鄧星艾       (武岡絲弦)

陳世達       (瑤族嗚哇山歌)

劉忠明       (邵陽花鼓戲)

蔣振西       (藍印花布印染技藝)

蔣良壽       (藍印花布印染技藝)

李和平       (祁劇目連戲)

龔日升       (邵東木偶戲)

張禮義       (大成拳)

唐文泰       (墨晶石雕)

付金林       (洞口木雕)

廖懷章       (孫氏正骨術(shù))

秦  剛       (八峒瑤族跳鼓壇)

劉仁秀       (油茶習俗)

何東祥       (白倉高蹺)

胡光旦       (七江炭花舞)

weixin

掃碼關注

官方微信公眾號

掃碼關注

官方新浪微博

掃碼關注

官方抖音號